中科院多项成果获第十九届工博会嘉奖
文章来源: | 发布时间:2017-11-07 | 【】 【】
11月7日,以“创新、智能、绿色”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(上海)正式开展。
其中,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发的“碳排放大数据系统”获得金奖。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带来的“系列规格撬装式天然气液化装置技术”以及中国科学院慈溪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出品的“面向燃料电池和传感器应用的纳米结构电催化剂”获得银奖。
“面向燃料电池和传感器应用的纳米结构电催化剂”适用于氢-氧质子交换膜电池、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和金属-空气燃料电池等,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。
“末端牵引式上肢康复评估与训练系统” 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主持研发,是一款主要针对脑中风患者的上肢康复评估与训练系统。它不仅帮助患者实现功能导向运动,而且将依据人类肢体发育规律,融合临床实验,提出康复训练计划与评估体系,提升患者上肢日常生活能力。该项目已获得11项发明专利,样机已获得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认证。
由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带来的“空间冷原子钟”项目将激光冷却技术和空间微重力环境结合,是目前在空间运行的精度最高的原子钟。作为“天宫二号”的乘客,它已在太空翱翔一年多,并成功完成在轨试验。
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赵千钧一行,在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瞿荣辉的陪同下,莅临中科院展区视察指导。